易经《丰》卦正解考(上)
易经六十四卦画历法功能再证
于奕华
易经《丰》卦,列通行本第五十五。卦爻辞如下:
丰(离下震上)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初九,遇其配主,雖旬无咎,往有尚。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沫。折其右肱,无咎。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闚其户,阒其无人 三岁不觌凶。
以《丰》为卦名或题的这七组短句(卦、爻辞)讲的是什么?是怎么讲的?丰卦的本义又是什么?说它是本义的依据是什么?我们分头说来。
一、先儒对《易经·丰》卦爻辞的释义
我们选择易学研究中六家各具代表性的注释来看:
第一家是《周易大传·彖·象》(释义选《周易大传新注》作者徐志锐齐鲁出版社1986年版)(后面引时标记A)
第二家是宋·朱熹《周易本义》(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朱子《周易本义》)(后面引时标记B)
第三家是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选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后面引时标记C)
第四家是现代李镜池《周易通义》(选中华出版社1981年版)(后引时标记D)
第五家是现代南怀瑾徐芹庭《白话易经》(岳麓出版社1988年版)(后面引时标记E)
第六家是当代张今《用科学揭开易经的神秘面纱》(山西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后面引时标注F)
以下按卦爻辞逐一罗列:
丰,亨。王假之, 勿忧。宜日中
(A)“《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对这段话《周易大传新注》作者的解释是:“就卦体而论,丰卦下离上震,离为日,为明,震,动也。离明在下震动而上行,这象征太阳升至高空。太阳于将升或将落之时,光照并不丰盛。唯独升至中午之时光芒万丈无所不照极其丰盛,故言‘明以动,故丰’。任何事物都有其盛大之时,但任何事物的盛大都达不到太阳中午光照的盛大程度。只有君王可与之相比,故言‘王假之,尚大也’,既盛大就应晓得如何保持其盛大。作为富有天下之大的君王,只要競競业业常使自己如中午之太阳既盛且明那样去照临天下。这就可以不必忧其不盛大。所以又说‘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
“丰卦卦体上震下离,震为雷,离为电,是雷电皆至。君子观此象以‘折狱致刑’。效法离电之明察可断案,效法震雷之威严可执法”。(《周易大传新注》页345-346)
(B)“丰,大也。以明而动,盛大之势也。故其占有亨道焉。然王者盛极当衰,则又有忧道焉。圣人以为徒忧无宜。但能守常不至过盛则可矣。故戒之无忧宜日中也”(《周易本义》页34)
(C)“此不用三阴三阳泰二之四例者,以《丰》‘折狱致刑’,自《噬嗑》利用狱来也。…噬嗑四不正,在坎狱中,上来折之而成丰,此消息卦变例也。三上易位,是阴阳交,交故通,通故亨。乾为君,故‘为王’,假,至也。四上至五,动正成乾,乾为王,故曰‘王假之’四失位当忧,动而上五,故‘勿忧’。若四阳升五,得位得中,故‘勿忧宜日中’。”(《周易集解纂疏》页360-361)
(D)“王到庙上祭祀,时间宜在中午,一切都好无须担心。”(《周易通义》页109)
(E)“在丰盛之时,是亨通的,王者统一天下,至于此丰盛,不必忧虑,应该象日在当中,照遍天下一样,使惠泽无穷。”(《白话易经》页310)
(F)“出现日食,亨通。君王以宽宏态度处之。勿忧,日中时分出现日食,是正常天文现象。”(《用科学揭开易经的神秘面纱》页339)
初九 遇其配主,雖旬无咎。往有尚
(A)“《象曰》虽旬无咎,过旬灾也”。《周易大传新注》作者的解释是“‘旬’,均也。配可解作匹配之匹。此句是说,初九与其相应的九四相遇,两刚匹敌谁也战胜不了谁,雖然势均力敌形成对峙状态,却可得‘无咎’”。(页347)
(B)“配主,谓四时均也。谓皆阳也。当丰之时,明动相资,故初九遇九四,雖当阳刚而其占如此也”。(页34)
(C)“‘嘉耦曰妃’。初应四故‘妃嫔谓四也’。以九居四为失位。震长子主器,故‘在震为主’。五动为阳,四不变二至五体姤,‘姤者遇也’。以初遇四故‘遇其妃主也’。四失位,当变成坤,下应初阳,坤癸数十。变则上之五成离日。十日为旬,坤数十,离为日,故称旬。四变,坤为十日。十,数之穷也。四变应初,初往遇之,故虽穷‘无咎’”。(页363)
(D)“旅人到一地借住,招待他的是女主人,跟他同居成夫妇”。(页110)
(E)“初九居丰之时,有遇其配主,雖十日也没有咎病,前往则有功的象征”。(页311)
(F)“太阳神遇到了和他相配的大神——黑暗神,在十天之日内,平安无事。如有所行动,会受到赞赏。”(张注:本爻为日食过程的初亏“阶段”)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A)“《象》曰‘有孚发若,信以发志也’”。《新注》的作者解释:“王弼注:‘蔀,覆暧障光明之物也’。斗,北斗星。此句是说,一个很大的障光物体遮蔽了太阳,正当中午阳光极其丰盛之时突然昏暗了,以致北斗星都显现可见。以此比拟六二雖明却不能发挥明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六二唯有‘有孚发若’,信以发志,即六二诚实信守中道,再逐渐去启发六五的心志,为其允许动再动,不允许动则坚决不动。”(该书页348)
(B)“六二居丰之时为离之主,至明也。而上应六五之柔暗,故为丰蔀见斗之象。蔀,障蔽也。大其障蔽,故日中而昏也,往而从之,则昏暗之至,必反见疑。惟在积其诚意以感发之,则吉。戒占者宜如是也。虚中有孚之象。”
(C)“体离为日,故‘日蔽云中称蔀。’‘蔀’小也‘蔀’小席。‘丰大蔀小’在五则大为丰,在四则小为蔀,故‘蔀谓四也’。‘丰其蔀’者,欲去四之蔽也。卦自噬嗑来,噬嗑离在上体,故为‘日中’。‘艮为狗’,‘斗主狗’故曰‘艮为斗’四噬嗑互艮离,日隐而艮星见,故‘见斗’谓四也。丰四往之五,得正成坎,坎心为疑,坎病为疾,故为‘疑疾’。日中无见斗之理,故曰“往得见疑疾也”。“坎有孚,故为孚,发为动,四体震,震,动也。故动之五,成坎为孚。又五阳自动亦成坎,五动得正,故‘有孚发若,吉’也”(该书页363)
(D)“大房子用草或草织小席盖房顶。白天能见到北斗星,行旅中得了怪病,买到了奴隶,但却是残废的。一次星占,再次事占,再筮占,得吉兆”。
(E)“六二居丰盛之时,有云层丰积,遮蔽太阳,而白日正当中之时,可以看见到北斗的象征,这是很不可能、很令人怀疑的现象,故前往则有疑疾,惟有以孚信存于中,发于外,则能去疑而获吉。”(该书页312)
(F)“黑暗大神把小席拼成大席,逐渐遮住太阳。正午时分,竟然见到了北斗星。有人外出,得疑心病。只要心诚,就可化解吉利。(张注:本爻为日食过程的“蚀甚”阶段)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沫。折其右肱,无咎。
(A)“《象》曰‘丰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终不可用也”《周易大传新注》作者解释:“整个天空有如夜幕降临,正当过午阳光还丰盛之时反而变得更加黑暗,以致北斗星后面的小星也能看得见。《象》言不可大事即告诫九三应采取明哲保身之道不轻举妄动,否则就有‘折其右肱’的伤身之患”。(该书页384)
(B)“沛一作旆,谓幡幔也,其蔽甚于蔀矣。沫小星也。三处明极而应上六,雖不可用,而非咎也。故其象占如此
。”
(C)“日在云下亦称沛,谓四也。噬嗑离日在上为‘日中’,艮为星,为小,沫,小星,故为沫。以离互艮,故‘日中见沫’。兑为毁折,故为折。震东兑西,故兑为右。噬嗑互艮手,故为肱。上来之三成丰,折艮手入兑,故曰‘折其右肱’。上之三得正,故‘无咎’也”。(该书页364)
(E)《白话易经》释:“九三居内卦之极,在丰之时,有云层丰积在太阳之上,在日中可以见到小星之象。云在日上这是危险的,故有折断其右肱的现象。但这还是无大咎的。”(页313)
(F)“黑暗大神把小幔拼成在大幔,遮住了太阳。正午时分竟然见到了小星点。太阳神的右臂被折断。平安无事。”(张注:本爻为日食过程的“蚀甚”阶段)
九四,丰其蔀,曰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A)“《象》曰:‘丰其蔀’,位不当也。‘日中见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行也”。《周易大传新注》作者解释:“‘丰其蔀,日中见斗一句与六二同,《象传》的解释意义则不同。《象传》说丰其蔀,位不当也,指明九四之所以不明,是因它居上卦的震体主爻,不在离明之位,因而它能动不能明。‘日中见斗,幽不明也’,直接点出它是不明的。正因为能动而不能明,就需要得下体的离明之助,于是接着又说‘遇其夷主’,‘吉行也’。”(该页349)
(B)朱熹《周易本义》说:“象与六二同。夷,等夷也,谓初九也。其占为当丰而遇暗主,下就同德则吉也。”
(C)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解为:“蔀,蔽也者,即陆希声云,‘蔀,茂盛周匝之义也’。四在噬嗑为坎,上之三为‘离日之坎云中’。四蔽三,故曰丰其蔀。噬嗑离在上体,故为‘日中’。上之三,互巽为入,四本互坎为云。日入坎云下,有幽伏不明之象,故‘日中见斗’。四与初应,四变正体明夷。《明夷》初九曰‘主人有言’故曰‘夷主’。变正应阳,故‘吉’。”(该书页365)
(D)李镜池《周易通义》的解释是:“大房子用草或草织小席盖房顶,白天能见到北斗星,旅客遇见经常接待的房东。星占事占,结果都吉利。”(该书页111)
(E)南怀瑾徐芹庭《白话易经》的解释是:“九四以阳居阴位,在丰盛之时,也有‘丰其蔀,日中见斗’的象征,如前往遇其相等相类的伙伴,则能得助而获吉利。”(该书页313)
(F)张今著的《用科学揭开易经的神秘面纱》说“小席拼缀成大席,逐渐遮住了太阳,正午时分,竟然到了北斗。太阳神遇到了可以夷伤它的黑暗大神,吉利。”(张注:本爻为日食过程的“生光”阶段)
六五 来章,有庆誉,吉。
(A)“《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新注》作者说“按《易》例,上行称往,下行称来,言‘来章’是指六五下来求助于六二章明自己,六五因得六二离明之助,才使它动而明克服了盲目性,从而获得了吉庆。”(该书页350)
(B)“质雖柔暗,若能来致,天下之明,则有庆誉,而吉矣。盖因其柔暗而设此以開之,占能如是,则如其占矣。”
(C)“在内称来,章,显也。庆谓五,阳出称庆也。誉为二,二多誉。五发得正,则来应二,故‘来章,有庆誉,吉’也”。
(D)“商人买到美玉,大家庆贺他,筮占得吉”。
(E)“六五有召来贤才,获得福庆和美誉的象征,这是吉利的。”
(F)“光明来了,一片庆贺和称赞声,吉利”(张注:本爻为日食过程的“复圆”阶段)。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闚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
(A)“《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闚其户,阒其无人’自藏也”。《新注》解:“盖房子是为了保护自己,但上六好大而盲目行动,把房子盖得非常大,几乎顶破了天,屋大招风,结果一场大风把房盖刮得满天飞,自己却失去了安身之所。又说把其家的门窗都遮蔽得严严的,一点光线也进不去,往里窥视什么也看不清,如空无一人,以至三年都没看到里边有动静。这一事例用以说明上六昏暗不明之至,盲目而动的结果则自己把自己毁灭了。”(该书页350-351)
(B)“以阴柔居丰极处,动明极而反暗者也。故为丰大其屋而反以自蔽之象,天人不觌,亦言蔽障之深,其凶甚矣”。(该书页34-35)
(C)“丰,大,蔀,小也。三至上体大壮,屋象,故‘丰其屋’,谓四五已变,上动成家人。大屋见则家人坏,故‘蔀其家’。又谓从外闚三应。阒,空也。四时动,坤为阖。户阖,故‘闚其户’。坤为空虚,三隐伏坎中,故‘阒其无人’。三者,天地人之数也。凡国于天地有兴亡焉。故王者之亡其家也,必天示其祥,地出其妖,人反其常,非斯三者,亦弗之亡也。故曰‘三岁不觌,凶’。”
(D)“一座大屋子,用泥草盖房顶。从门缝向里看,静寂无人,甚至多年也不见人影。很可能商人久客不归,妻子也跑了。”
(E)“上六有其屋丰大完美,但其家蒙着一片阴云,窥看他的门户,则寂静而没有人,一直至三年之久,都看不见人,这是凶的。”(该书页314)
(F)“黑暗大神把自己的房屋不断扩张,用席子蓋它的居所。从门缝里窥探,空无一人,三年不见人影。凶险。”
上边罗列六家卦爻辞对丰卦的释义,我们看到的是迵然不同的六种说法。如若再选六家,六十家,六百家,合为六百七十二家的释义,那我们就会看到不能说是六百七十二种释义,但至少不会少于三百种以上迵然不同的说法。并且,我们无从判断其中哪种释义的正确或不正确。
两千余年来的易学研究表明:对同一卦,对同样的爻辞能做出完全不同的解释而又无法分辨对错的现象,这是中国的《易经》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特征。是世界文化史上再也找不到的。这也是《易经》无法融入到世界文化中去的原因所在。释义不同,对丰卦的爻辞讲的是什么?也就自然不同。
《周易大传新注》作者认为:“它借用爻辞所言的日食之象,集中论证了如何保持折中,平衡。”(该书页351)
《周易通义》作者认为:“‘天垂象’也即‘悬象著明,莫大于日月’之象,也即‘日中见斗’与‘日中见沫’的象”(《周易探源》页130),而丰卦“这是讲行旅,商旅的专卦”“这是反映商人长期生活在外的,他或贪恋新欢,或得了怪病,一直不见回家。”(该书页109、111)
《周易集解纂疏》对丰卦的解释是照抄《序卦传》 “得其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大也(该书页360)”
朱熹的《周易本义》则认为:“丰,大也,以明而动,盛大之势也。”(该书页34)
张今说:“丰卦内容是描绘古人眼中的日食现象,并言及古人对日食的态度”。(该书页339)
由此看来,对丰卦爻辞的不同解释,导致对丰卦意义的理解不同。我们通过对六家诠释的比较,得到的是较为清晰的轮廓。我们不能说得出结论。因为我们不能做出判断,只能停留在现象上。对丰卦有完全不同的解释而不能分辨对错。这个特质我称之为《易经》的不确定性。而另一个形成轮廓的是对“丰其蔀,日中见斗”和“丰其沛,日中见沫”的解释。
(1)《周易大传新注》的解释是:“王弼:‘蔀,覆暧障光明之物’。斗,北斗星。一个很大的障光物遮蔽了太阳,正当中午阳光极其丰盛之时突然昏暗了,以致于北斗星都显现可见。王弼:‘沛,幡幔,所以御盛光也’。惠栋:‘沫者,斗杓后小星。小星见则日全蚀矣。’整个天空有如夜幕降临,正当过午阳光还丰盛之时,反而变得更加黑暗,以致北斗星后面的小星也能看见了。”(该书页348)
(2)《周易集解纂疏》的解释:“噬嗑离为见,象在上为日中。艮为斗,斗七星也。噬嗑艮为星,为止,坎为北中,巽为高,舞星止于中,而舞者,北斗之象也,离日之三,隐坎之下,故‘日中见斗’。日蔽云中称蔀,蔀,小也,丰大蔀小”。
(3)朱熹释:“蔀,障蔽也,大其障蔽,故日中而昏也”。
(4)李镜池释:“蔀同于菩,用草或草织小席盖的房顶,斗,北斗星。沛即蔀,指草蓋房顶,沬:《子夏易传》作昧,星之小者也。”
(5)南怀瑾徐庭芹:“有云层丰积,遮蔽太阳,而白日正当中之时,可以见到北斗,……有云层丰在太阳之上,在日中可见到小星”。
(6)张今:“丰,加大,蔀,小席,斗,北斗星,沛,幡幔,沬,小星”。
六家的释义所说的都是白天见到北斗(小星),是中午时分太阳被(某物)遮挡住了。这个轮廓清晰表明的是大致相同,小异在于遮挡物不同,有说是障光物的,有说是草席的,有说是丰积云层的……。
六家对“丰其蔀,日中见斗”,“丰其沛,日中见沬”大同小异的解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求证“丰其蔀,日中见斗”“丰其沛,日中见沫”本义的基础条件。避免了我们在完全不同的释义之间做出选择的困难和面对无所适从的尴尬。这样,我们对《丰》卦正解的考证就找到了一个坚实的立脚点,并可以由此而深入进去。因为“丰其蔀,日中见斗”,“丰其沛,日中见沫”,说的是一种实实在在发生的自然现象,对自然现象的解释真是科学,就必须是与客观规律相符合,而不能任由人随口去说,怎么说都行。
二、爻辞“丰其蔀,日中见斗”中的“蔀”讲的是什么?
从我们前边罗列的六家对丰卦爻辞的释义上看,都将“丰”释为大,丰厚;将“蔀”释为席。这从古代汉语意义上看似无不当。
释丰:《易传》曰“丰,大也”,《序卦传》曰“丰者大也”,《方言》“丰,大也,凡物之大貌曰丰”,《说文》“丰,豆之丰满者也”。
释蔀,《释义》曰“蔀,小席”,《周礼考工记》曰“轮人为盖,信其桯围,以为部广,部广六寸,部长二寸”。“覆于盖上者谓之部,覆于院上者谓之蔀,其义一也。”王弼注“蔀,覆暧障光明之物也。”高亨释“蔀者盖院中架木,上覆以席,所以蔽夏日者也”(《周易古经今注》页322)
既如此,将“丰其蔀”,释为小席拼成大席;云层丰积;草席或草织小席盖房顶,也还算说得通。然而若将“丰其蔀”与“日中见斗”连贯起来,将其说成小席拼成大席遮蔽了太阳,看到北斗星了;或是丰积的云层遮住了太阳,在正午时分见到了北斗星了;草席或草织小席盖住了房顶,昏暗得见到北斗星,这就谬之千里了。
常识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样的障光物,什么样的小席拼成的大席,多么丰积的云层,多厚的草或草织小席,即便是能遮蔽太阳,昏暗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都不可能在正午时分见到北斗星。
常识告诉我们:太阳被遮蔽后出现昏暗,与昏暗后能见到北斗星是两码事。并非太阳被遮蔽出现昏暗就能见到北斗星。只有一种情况,即太阳是被月亮遮蔽才能发生“日中见斗”。“日中见斗”说的就是太阳被月亮遮挡后发生的日食现象。除此而外,绝无其它任何可能。
丰卦爻辞中两次出现“丰其蔀,日中见斗”说的就是日食现象,只有太阳被月亮遮挡才发生日食。蔀不可能是什么小席,也不是丰积的云层。把“日中见斗”与小席、云层、草和草织小席之间扯到一起,是缺乏常识荒唐至极的事。
那“蔀”究竟指的是什么?
我们来看天文学对蔀的解释:
“汉传古六历,都是四分法,四分术法数如下:
章岁
19 章闰7 章月235
蔀岁
76 蔀月940 蔀日27759
1岁日数=蔀日/蔀岁=27759/76=365 日
岁的余分四年积一日,每岁 ,故曰四分
1岁月数=蔀月/蔀岁 =12 =12
1岁日数=蔀日/蔀月=27759/940=29 日”(张培瑜、陈美东、薄树人、胡铁珠着《中国古代历法》页216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3月版,下引此书只标书名页数)。
原来这里说的“蔀”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的一个纪历单位。它是一组数字系列,是76年940月27759日。但这组数字又不是单纯的数字组合。它的历法意义是依据天文现象确定的。蔀作为纪历单元其起点是冬至朔日同时发生(相齐),又起于夜半。冬至是中国古代利用立杆测影方法测定日影长度所确定回归年长度的起终点。所谓回归年,是太阳从黄道上某个天文点(冬至)出发,运行一周,又回到该天文点(冬至)所需的日数。朔日即合朔,是在地球上看,太阳沿黄道,月亮沿白道运动,黄道与白道相交成约6°的夹角,当太阳与月亮在同一黄道相遇就称为合朔。从地球上看是月亮正好走在太阳与地球中间的直线上(日月黄经差度为0)。冬至是每年发生一次,合朔是每年发生12次,而冬至朔日同时(相齐),则是19年发生一次。具有这个天象特征的时间段(19年)四分法称“章”。
不过,“若某年天正月合朔和冬至同日同时并恰好在夜半(0h)。那 19年(1章)后,冬至和合朔又会同日同时,但时刻不在夜半0h而是18h。因为
19个冬至相距:19×365 =6939 日
235个朔月望月长:235×29 =6939 日
只有4章后,至朔同日同时(相齐)又起于夜半。
“至朔同日谓之章,同在日首谓之蔀”(《中国古代历法》页217)
“这就是说:每经过十九年,冬至合朔时刻又回到同一天的同一时刻,但不是原本发生的那个时间,而是向后延长了 天。即原本冬至合朔时刻如果发生在夜半,则经过十九年之后,冬至合朔又回到同一天的傍晚时刻。这个循环周期不是整数日,若将这个周期再扩大四倍,形成七十六年的更大周期,那么这个循环周期就是整数日了。
365 ×76=27795日
29 ×(12×76+28)=27759日
人们将四分历的十九年周期称为一章,将七十六年的周期称为一蔀。所以,这种四分法也叫七十六年法。
这个七十六年法是一个很理想的循环周期,只需寻找设定一个理想历元,例如十一月朔旦夜半冬至,经过一蔀七十六年之后,所有节气日序朔望时刻循环了一周以后又回到了原处,一切又可重新开始。因此,历法家可以预先推算出一个七十六年合朔节气循环大余、小余表,从表中可以查出以后任何一年任何一月的合朔节气的日期和时刻,使用起来十分方便。”(陈久金《中国天文大发现》页101-102)
上边这些说明使我们了解到:天文历法科学,对蔀章有着与古代汉语不同的解释。它是四分历法数的一个称谓,一个叫法。其含义是一组数字,这组数字的组合又是有条件的,是依据天文现象确定的,即至朔相齐。蔀,章的天文现象意义可能要比作为四分术法数的意义,更早于四分术存在于久远的年代,这一点对解释易经丰卦爻辞中与“日中见斗”的关系非常有意义。这就是要从其天文学的意义上去考察。
蔀,章与日中见斗的关系是,蔀章的天文学意义包含了日食发生的条件。它并不是单纯的对一次日食现象的描绘,也不是对一次日食过程的初亏、食甚、生光、复原阶段的描绘。它说的是日食发生的两个条件:日食必定发生在朔日、日食的发生是有周期性的。这种周期相对于观测来说是一个常数。是可以通过直接的观测获得到的。
丰卦爻辞不是描绘现象,更不是什么象。《周易集解纂疏》讲的“噬嗑为坎上之三,为离日之坎中云。四蔽三,故丰其蔀…”与蔀的意义八杆子打不着的。丰卦爻辞揭示的月食发生的条件,是科学。
具体说是:“日食总发生在朔日,月食必出现于望时。古人很早就认识了这个关系,并用以检验历法的朔望。日月食发生在朔望,但并非每个朔望都有交食。这是因为日行的白道与月行的黄道不在一个平面上,而是有5°9′的交角。白道,黄道在天球上有两个交点。月球由黄道南移到黄道北所经过的那个点叫升交点;与它相对,即月球由黄道北进入黄道南所穿过之点,称作降交点;月球在白道运行每天约13°2′,走到两交点中间时,离黄道最远,为5°9′。太阳、月亮视直径为半度左右。只有当朔望时日月位于交点之一附近时,才会有日月食发生。大多数朔望时,月亮位于黄道的北或南面距黄道1°以外的地方,而不发生日月食。
月亮绕地球公转,地球是吸引月球的中心物体,而太阳是摄动物体。影响月球绕地运动的力量不是太阳的吸引力而是对月、地引力之差,即摄动力。摄动的法向分量使轨道面围绕月地心连线旋转,因而引起黄白交角和升交点的位置改变。由于太阳的摄动,月球轨道是在变化的。月亮连续两次经过升交点的周期为交点月,它的长度为27.21222日。月亮的黄纬就按这个周期变化。它对日月月食的计算,预报非常重要。
当地球阴影投到月面上时发生月食,若地球处在月球阴影中时出现日食,这时月轮覆盖住日面的全部或一部。日月食时,月亮中心一定在日地两球的中心连线附近。也就是前面说过的,日月食一定发生在朔望,三者基本在一个平面内。另外,食时月亮离黄道必须很近,即食时月亮黄纬必定很小,因此在交食总发生在交点附近。即发生日月食必须同时满足,月当朔望又处升降交点附近这两个条件。月亮连续两次经过升交点的时间间隔为交点月,时间为27.21222日,朔望月长29.53059日。两种月长度不一。要想知道交食发生的周期规律,必须找出X个朔望月长度与Y个交点月有相同长度。这样,某次交食后,经过X个朔望月或Y个交点月才又同时满足上述交食的两个条件。…古代中国和西亚巴比伦都曾找出过相当不错的交食周期,其中最简便又精确的三种是135、223、358个朔望周期。经过135、223、358个朔望月,月亮、太阳和地球差不多恰好又回到上次交食发生时的相对位置,所以称它们的交食周期。”(《中国古代历法》页337-338)。我国的天文学研究确认:“中国自古重视交食观测。《尚书》记有夏仲康发生的日食。《诗经》描述了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的情景。《春秋》保存了鲁国242年间37次大食分的日食记录。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已发现五次有干支纪日的月食验辞记载。日月食是经常发生的天象。月食几乎每年都可看到。就一个地区而言平均二、三年也可能看到一次日食。日月食的计算,预报比较复杂。早期主要靠周期方法来预报它。记载的最早最著名的日食预报是希腊人泰勒斯利用223月周期方法报准了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发生于小亚细亚地区的一次日食,从而结束了一场部落之间的战争。在中国,西汉文献中出现了交食周期的记载。《史记·天官书》谓,月食凡百一十三月而复始。《汉书·刘向传》有‘率三岁五月有奇而一食’之话。刘歆三统历明确以135月有23交为法。其后王充《论衡》‘治期’‘说日’篇都谈到,大率四十一、二月日一食,五、六月月亦一食,月食先食东,日食先食西等有关交食周期方面的内容。”(《中国古代历法》页336)
三种交食周期的存在表现为三种周期之间的交汇点有一个最大的公约数88.而这个最大公约数又可以分解为两个素数,41、47;41和47并不是交食周期,而是有可能在88(41+47,41或47是端点)这个时间段上观测到三种交食周期中的某一种周期发生的日月食,(见图表)。
“三统历称135月为朔望之会,47个朔望之会为会月。会月6345适为27章。章19年,会月为513岁的月数。章首合朔冬至同日。47会6345月为章月、朔望之会的最小公倍数,为交食复在朔旦冬至的循环周期。135月有23食,47会513岁有食1081。…会月之始即日月交食之元”(《中国古代历法》页336)
依据蔀作为四分术法数,是940朔望月,是时间段,加了上述天文学对交食周期的解释,我们解释丰卦爻辞“丰其蔀,日中见斗”的意义就有了科学依据。丰卦爻辞六二、九四重复“丰其蔀,日见其斗”,就是把蔀做为一个时间周期来使用的。是用蔀的同一个天文现象:合朔冬至相齐,起于夜半作标记的。这个天文现象再与日中见斗联系起来,所表达的意思是:日食发生的条件是合朔冬至同日同时(相齐),又起于夜半,朔旦发生了日食(日中见斗)。以两蔀首同一种天文现象,把940月个做为一个周期,而夹在其间的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沫”,则是说:在两蔀之间(940月)这个周期中又发生过多次日食(日全食,日偏食或日环食)。可这多次日食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沛”只是多次,并没有朔日的意思。那是不是只讲940这个时间段的两端点有发生日食的条件(朔日),而没讲整个周期内所多次发生日食的条件呢?
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深入理解丰卦爻辞的切入点。看上去丰卦爻辞并未讲交食周期。况且丰卦记录日食现象的当时,是没有数字概念的。就是四分历也是在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颁行的。蔀作为四分术法数当在四分历颁布后才确定的。在这之前蔀并不是做为四分术法数存在的,蔀在四分术的颁布之前的遥远时代,是以独特的直观天文现象(合朔冬至相齐)为表记的。我们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基于有可能不用数字来解释蔀章,只用合朔,冬至这样可以直接观测的天文现象来表达,即观象授时。同样,日食周期也可能不用数字,而用直观的天文现象来表达。蔀表达的天文的现象,时间长度上具有周期性。这个周期的天文特征包含了日食发生的条件——日食总发生在朔日。可这却构不成日食发生完整的周期。在长达76年940个朔望月这么大跨度的时间段,必定会发生多次日食,即“丰其沛,日中见沫”。这不可能只用端点的两次朔日来表示日食周期。940个朔望月,就有940个朔日,除了蔀首所含的两次朔日,那余下的938个朔日是怎样来确定的呢?这么多的朔日中,又怎么与日食发生的条件联系起来呢?
夹在六二九四中间的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沫”,沛是多次发生的意思,是说在蔀的周期中,其间又多次发生日食现象。但这多次发生的日食现象的条件与蔀并无关联,况且我们觉察到,“丰”不再可能被释为大,丰积,说大的蔀,丰积的沛,于文于理都杆格不通。
总之,丰卦爻辞中除了蔀的天文意义包含朔日的意义外,对日食发生的条件来说,对沛来说,对丰卦来说,都缺少一个共同的支撑点,这就是朔日。可丰卦爻辞中却找不到有关合朔的线索,那又去哪儿找表示朔日的内容呢?
这个看上去似乎毫无头绪的难题,解答的方式却又简单直接:因为丰卦的本义就是朔日。
三、丰卦本身就是朔日
说丰卦本义是朔日,这个本身的意义就是朔卦在易经六十四卦排序中的位置,即由所在的位置表示的是朔日。
这听上去不可思议。这不可思议产生于对符号先在性意义的理解。从符号学的意义上讲,符号所指代的系统通常是二元性结构,即显性结构和隐性结构。
其显性结构表现在符号的排列组合形式,即位相变化规则上,表现为符号系统的形式或者说是逻辑关系,是符号系统的规定性。
其隐性结构是符号排列组合变化所表达的内容,包含符号系统的功能,是符号系统的先在性。符号系统先在性包含的符号初始化意义和符号系统的功能,可透过规定性表现出来。
易经六十四卦画作为一套完整的系统符号,它的初始化意义和功能是透过它的排列顺序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六十四卦画的排列顺序表达了它作为系统符号的功能。这个功能与传统的易经研究认为乾卦象天,坤卦象地,离卦象火,震卦象雷…,所谓的卦象毫无关系。六十四卦作为系统符号初始化的意义是用来纪历的。是远古时代的人类用来构建历法模型,进行历法推步。这个功能就是通过六十四卦画的排列组合实现的。我在《试论易经六十四卦画的历法功能》一文中提出了“易经六十四卦画全新排列架构图高表投影模型”(修正版)详细论述了这个问题,并利用“模型”演示了历法功能。其中包括纪日、纪月、纪年、置闰,确定二十四节气等历法内容。并由此推论易经六十四卦画的排列顺序,也就是易经六十四卦画各自在“模型”中的位置,具有先在性,它的初始化并不是所谓的卦象,而是位相。
在通行本易经中丰卦列下卦五十五。这个排列顺序是后来的易经编纂者编排的。它的依据有《序卦传》作者的说明。至于其中“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是望文生义,还是妄自揣度那是连作者自己都搞不明白的引伸附会。历代注家说“《序卦传》非《易》之蕴”是有道理的。
我在《试论易经六十四卦画的历法功能》一文提出“易经六十四卦画全新排列架构图”,对易经六十四卦做了一个新的排序。理由和依据在该文中做了详细的说明,这里不再重复。这里要解释的是,在“易经六十四卦画全新排列架构图”中,丰卦被列在乾纪月区的第二十九位。可在中国古代历法中朔日是初一。(月首)应列在首位才对,为什么被列在乾纪月区第二十九位的丰卦会是朔日呢?坦白地说,我在写该文时并未意识到这个不能自园其说的矛盾,把列在第一位的夬卦画当作初一,把丰卦画当作廿九来处理。以此做历法推步。直到有机会读到《中国古代历法》一书后,我才深知自己对中国古代历法的了解太皮毛了。无怪乎中国天文学界对我关于“六十四卦古历论”不屑一顾。这是因为,“从出土殷周甲骨卜辞考知,至迟在殷商时期我国已用月有大小,年分平闰的阴阳合历。历法已初具规模和水平。…殷商历法的月是朔望月,历月以新月初现为月首。其时月的开始由观测朏月决定,故月长与朔望月十分相近,月与月相的关系相当明确。…至少西周初期还是以新月初现‘朏’作为月首,而纪日与月亮观测有密切的关系。要靠月相来确定日序。朔月不可见,只能推算得出。…在可靠的文献中,最早的‘朔’字(作朔日解)出现在《诗·小雅·十月之交》中。这里记载的是公元前8世纪的一次日食,发生的日子是朔日。
月亮光度适中,肉眼可以直接观察。人们早就注意到月亮在恒星间的运行。此外更会观测到月轮有盈亏。月亮从新月(朏)——上弦——望——下弦——残月,逐日之间有着明显的月相和月位变化且有一定的循环规律,用这个周期来表示一种时间段落是极为自然的。月亮连续两次满轮的时距就是朔望月,即月相变化循环一周的时间”。(《中国古代历法》页164-165)
《中国古代历法》这部著作代表了当代天文学科学对中国古代历法研究的最高水平。时下无人能出乎其上。上边对朔日在中国古代历法中的意义变化的说明是有充分证据的,是可信的。这使我们了解到在中国古代历法发展过程中,朔作为无月日的特征,开始并不是排序在月首。日序也不是以朔为月首、按初一、初二依次排下去的。月亮是从新月(朏)——上弦——望——下弦——残月——朔月,排序下来的(新月在西,残月在东,下弦月是夜半出现在东方,朔是无月日,这些明显的月相和月位特征就形成人类对时间顺序的认识)。然而《中国古代历法》一书说到此就不再往下说了,而以“中国早期推步历法是个什么样子,已很难确知了。”(《中国古代历法》页166)留个悬疑给了我们。那么,不以朔为月首,以初见月“朏”作为月首,靠月相来确定日序之前时是怎么推步的?真的就“很难确知了”吗? 我们提出“易经六十四卦画古历论”,对解开这个悬疑做了探索。
“易经六十四卦画古历论”是基于两个条件的假说。一个是人类通过长期观察已掌握有特别征象的天文现象——冬至(回归年)和月相变化周期特征;另一个是应该能利用系统符号——卦画来对观察到的天文现象做记录。这前一个条件已被证明,这后一个条件是我们要证明的。我提出的以卦画作符号对观察到的天文现象做记录是基于对科学的定义,就是对观测而言,观察和记录是统一的,天文学对古代历法研究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依据这两个基本条件,设计的“易经六十四卦画全新排列架构图高表投影模型”(修正版)(见“试论易经六十四卦画的历法功能”一文)显示利用“模型”(修正版)进行纪日,纪月,纪年,置闰,确定二十四节气和置闰周期的推步,是可以不借助文字、数字的支持,独立使用易经六十四卦画的排列架构来完成。但对天文历法中最复杂的天文现象——日月食的推步,却无能为力。
是不是“模型”设计的不合理?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几年。直到接触到《中国古代历法》一书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对“模型”中是卦画排列位置的理解出了问题。这就是,排列在乾、坤纪月区中首卦的夬卦画和剝卦画所代表的月初并不是朔日(初一),而是初见新月“朏”。就是后来的初二(或初三)。代表朔日的卦画是乾纪月区的丰卦画(第二十九),和坤纪月区排在第三十位的贲卦画,是“朏”月之前的一个预应区,就是所谓“先朔月生”(实际新月发生在前,历面朔发生在后)。中国古代推步历法的原则是历法后天(历法预报的天象发生在实际天象发生之后)。这个认识纠正了原先认为排在月首是朔的误解,同时也为利用“模型”来推步日月食提供了条件。而这个条件与易经丰卦爻辞又恰恰吻合。说来凑巧,实则必然。只要是科学,就是上天也禁止不了。
说丰卦所在位置就表示朔日,有三点依据。
(1)丰卦位置的天文意义
“从出土殷周甲骨卜辞考知,至迟在殷商时期我国已用月有大小,年分平闰的阴阳合历,历法已初具规模和水平”…殷商历法的月是朔望月,历月以新月初现为月首。其时月的開始由观测朏月决定,故月长与朔望月十分相近,月与月相的关系相当明确。
…纪月与月亮观测有密切的关系。要靠月相来确定日序。朔月不可见,只能推算得出,可见殷商历法是根据实测天象决定,而不是事先推步制定的。…出土的殷周甲骨以及西周金文中还未发现与制历有密切关系的‘朔’字”。(《中国古代法页165》)
这段论述看上去清楚,实则含混。其中有历法科学上的错误认识。阴阳合历,月分大小,年分平闰这个结果是必须以朔的明确为前提的。没有朔,单靠对新月初见朏月是无从分辨出大小月的。从科学意义上讲,观测是观察现象和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的统一。两者是不能分开的。没有观察现象的记录和没有记录的现象观察同样不可思议。但观察现象和记录现象相对观察记录说来又有区别。具体说对朏月的观测,从新的月亮(朏月)出来到下一个新的月亮(朏月)出来的相隔大约是29.5天,就是29-30天之间。这是没有大小月之分的,是观察的结果。可却不能这样记录月长,人们只能把一个新月出来到下一个新月出来记为29天,再把接下来的一个新月出来记为30天,才能分出大小月来。这是由远古时代的人类还不能用数字做记录,只能用符号(卦画、整数单位)来记录月相变化的原因决定的。整数单位同时便于推算和记忆月的长度。单靠新月初现“朏月”一个月相变化标准是不能够记录月长的,还必须使用另一个可以容许观察和记录之间协调的空间,这就是无月日。这个无月日就是后来被称为晦朔的日子。把它用来作判断月向变化的一个标准。只有同时使用双重标准才形成观察和记录月的长度的标准。更重要的使用朔日的原因在于,虽然朔月不可见,但朔日是观象授时历法中唯一有验证功能的天文现象。这就是日食必定发生在朔日。通过日食验证朔日校验朔望月长度。
《中国古代历法》的作者,忽略了这个对天文历法最重要的天文现象在推步历法的作用。是从后(远)古代的认识出发来解释朏月的。
弄明白这一个关键问题就能明白,爻辞记有日食的丰卦为什么会列在乾纪月区的二十九位,这就是乾纪月区从夬卦画表记朏月排列到丰卦画的二十九位正是表记朔日。它对坤纪月的首卦剝卦表记新月初现朏月是一个验证性指标,两者共同构成对坤纪月区的日序的校证(可由列在第三十位的困卦画作协调空间)。同样坤纪月区的贲卦画列在第三十位。也是朔日,它与乾纪区的夬卦画共同构成乾纪月区的日序。这样记录才形成小月29、大月30的大小月之分,由此才会有闰月。只有这样才能说:月长与朔望月十分相近,月与月相的关系相当明确,纪日靠月相来确定日序,这才是合理和科学的。
(2)丰卦是朔日,这与丰的汉字意义毫无关系。
丰是卦名。是朔日卦的读音。六十四卦的卦名是六十四卦画的读音。在没有文字之前卦画是以读音来区别的。有了文字后,人们选择了相近读音的汉字加以标注。将朔卦读音标作丰字,这与标注风、封、峰字的读音在文字上没有什么意义上的区别。这一点我在《周易卦名考释辨析》一文中做出说明。明确这一点对解释易经卦爻辞非常重要。比如丰卦爻辞:“丰其蔀,日中见斗”“丰其沛,日中见沫”,这两句的丰字,如果解释成大,丰积,再与蔀(四术法数)相连,就无法解释通。把卦画的读音音标与卦爻辞分离开来,并排除它的文字的意义,就容易读懂被认为是很难读懂的卦爻辞了。比如:鼎卦,鼎颠趾,鼎有实、鼎耳革;再如噬嗑卦:噬肤灭,噬腊肉、噬乾胏、噬乾肉,解释时把鼎,噬嗑掺进来就成了笑话了。
对易经解释的歧义,首先就发生在对卦名的误读。被卦名的现代(古代)汉语意义(说文解字)牽着走,实际上是被许慎牽着鼻子走。可许慎并不知道古代汉语。用卦名是卦画的读音,所用汉字是音标这把刀砍下去,就会使歧义的发生“六根皆净”。
(3)丰卦是朔日,乾纪月的朔日与日食的关联
“易经六十四卦全新排列架构图高表投影模型”(修正版)设计的乾坤纪月法,是使用两个纪月区来记录十二个月。纪月区分乾(阳)、坤(阴)两部分,分记单数月(1,3,5,7,9,11乾阳),双数月(2,4,6,8,10,12坤阴)。月序是用乾、坤两个卦画在各自区内的月位月阶上的移位来表达。这种方式是基于远古时代并无数字,人类的数理概念还限于二进制(简单说:有一就有二,有二才有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就是多,是许多,是许许多多。对于纪月来说,使用乾坤纪月就是有二才有一,是三生万物。这个思维定式对现代人的十进位制是生疏的,但对电脑设计说是熟悉的二进制)。
一年有十二个朔望月,就有十二个朔日。乾坤各自分担纪六个。利用“模型”来推步,可只用两个朔日,就是乾纪月的丰卦、坤纪月区的贲卦来表示。原来的各自六个朔日是由纪月卦乾、坤在月位月阶上的位移与丰卦和贲共同表示。其区别不在丰卦上,而在乾,坤纪月卦所在月位月阶上。(“月位月阶”的意义见“试论易经六十四卦画的历法功能”一文)这就使丰卦表示朔日具有通用性。不管是哪个单数月,只要游标P游移到丰卦上,就是朔日,就可能发生日食。不管交食周期是135也好,223也罢,358也好,它们统统都发生在丰所表记的朔日卦上。对于三种周期交汇发生的88(41、47),也发生在乾纪月区的朔日,就是丰卦画上。
为什么不会是发生在坤纪月区的朔日贲卦画上呢?贲卦画不是同样表示朔日的吗?
道理很简单,蔀章首日是合朔冬至相齐,冬至被相对固定在11月,就是在乾纪月区月阶的第六位。以蔀为单元就是以冬至为起点,这被人为的固定在11月(乾纪月第六位)。交食周期若以冬至合朔(蔀章首日)为起点冬至和朔日就在同一个纪月区。135、223都是单数月(阳)41、47也是单数(阳),所以其周期始于起乾纪月区(阳),又回归于乾纪月区。“模型”中的卦画排列,乾纪月区表示太阳运动(天,阳卦),包括冬至二十四节气,日食都发生在乾纪月区。而排列在坤纪月区的是表示月亮运动(地,阴卦)包括闰月,置闰周期和月食都发生在坤纪月区。
这样,日食的一个可见条件的朔日,就相对的固定在乾纪月区,与表记冬至的夬卦画都列在乾纪月区,这就是丰卦所表记的朔日。利用“模型”推步,朔日的确定不是推算而是实证,是用日食来证实朔日(正朔)。所以中国早期(远古)推步历法偏重的是以日食验证朔日,而不是预报日食。对交食周期还处在相对模糊认识阶段上。这一点也由丰卦爻辞提供证据。至于丰卦爻辞上六:“丰其屋,蔀其家,闚其屋,阒其无人”其意与《左传》所记仲康日食“食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遮人走”,相同,说的都是日食时的救日。
易经各注家不明里就,把它解释为从门缝向里看,察看他门户,从门缝往里窥探…空无一人,多年不见人影,寂静而没有人,直至三年之久,三年不见人影。其实这句话原义是:说日食观测的周期。日食发生时救日,众人都走到外边,屋里没有人。“三岁不觌凶”说的是,这次救日(日食)发生后的三个冬至内,不会再发生救日(日食)。因为三岁是36个月(3×12朔望月)再加上1个闰月是37个月。相对于41、47观测周期而言,在37个月这个时间段内是不会再发生日食。换言之,排除三岁之内发生日食的可能性,那下一次日食(救日)就将发生在三岁之后。“丰其沛,日中见沫”的周期是上一次日食发生后的三岁后,四年前的这个时间段内。为什么不说四岁不见?因为四岁48个月加闰月就是49个月,这就在41、47这两个观测周期之外了。再者把盯着别人空屋子,从门缝往里看,竟然能记得三年不见人影,这等好事的闲人闲事写进堂堂正正的六经之首易经的卦爻辞豈不是太无聊了吗?
至此,对丰卦是朔日所记日食使我们获得了有关日食周期的三个参数。朔日,冬至和日食发生后的三岁(三个冬至)。这三个参数是可以不用数字,只须通过对直观天文现象的观测,在“模型”上进行推步。并且只能在“易经六十四卦画全新排列架构图高表投影模型”(修正版)上推演。由此获得的交食周期,就是“丰其沛,日中见沫”,发生的周期,但这是很粗疏的,是那个年代的产物。
中国天文学界对中国古代早期推步历法的研究采取了放弃的态度。我2008年提出的“六十四卦画古历论”的假说,至今没有引起天文学界的注意。这与我国天文学界对易经的关注度有关。天文学界中至今还只有陈久金先生一人,试图将乾卦爻辞与季节变化联系起来,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将易经六十四卦与历法联系起来,从而使自己陷入“孤证”。
(上部完)
微信公众号: 丹东于奕华 优酷空间:丹东于奕华(欢迎订阅,点击查看)